当前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正文

为什么深圳科创板企业多?

导语:很多朋友问到关于为什么深圳科创板企业多的相关问题,本文顺时创客就来为大家做个详细解答,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不懂就问,互联网时代,设立这么多交易所的意义是啥?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易所的意义是什么呢?

交易所让企业上市,企业上市融资发展企业,为国为民解决生计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其次这个问题说得也明确,互联网时代一家交易所不就解决问题了?

这个出发点只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我进了交易软件,管它是在上交所还是深交所上市的,我都可以购买交易就好了,现在再来一个北交所,我一样在交易软件里操作即可。

但是从政府的监管和政策的导向来看,设立多个针对性的交易所是有必要的。

就目前的创业板就是在深交所,为什么呢? 上交所主板的企业都是大型企业,深圳,南方的创业企业居多,我们的机构也是需要了解企业的,需要懂企业生态,深交所自然在深圳这样的创业环境里会更懂创业者、创新企业,如果放到上交所,势必管理上会出现混乱,同样的最近上的科创板在上交所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还有其他的考虑,比如:竞争让对手更有优秀,有多个机构,自然会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优化,地域属性,地域经济等等。

同样的,9月2号我们的领导宣布设置北交所也是考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设置的。北京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居多,比如中概股在美国ipo的这些企业,北京的占比是比较高的。就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度,sina,汽车之家,搜房,滴滴,美团等等。我们设立北京所也是更好地方便这些高科技企业融资,也能更好留住这些高科技企业在国内ipo。同样的,很多高科技企业也都跑到国外上市了,这些好企业带来的资本收益大都跑到外国人口袋了,所以,让好企业留在本土的价值可想而知。

所以,不同交易所服务不同的企业群体,一方面助力企业融资发展,一方面留住本国好企业,让企业持续反哺国内经济发展。

为什么科技股都集中在创业板?

你好,创业板是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宽松,主要体现在成立时间,资本规模,中长期业绩等的要求上。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可以说,创业板是一个门槛低、风险大、监管严格的股票市场,也是一个孵化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摇篮。相对创业板来说科创板是比较新的一个市场。

打新盛宴开启,科创板过会企业呈现“小而精”

31家科创板过会企业“小而精”

截至7月3日,共有141家企业申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4家“已受理”,85家“已问询”,16家提交注册,15家已确认“注册结果”,中止审核企业1家(九号智能)。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告,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Wind统计显示,从主题行业来看,在141家受理企业中,从占比最多的行业来看,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最多,有21家企业;电子核心产业,有20企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占有19家,生物医药产业占有18家,另外,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和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各占有10家,再者,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也占有8家。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了主流。

截至目前,累计有31家科创企业过会。其中有18家企业完成证监会注册程序,处于注册生效状态。另有13家处于提交注册状态。在发审委审核通过的31家科创企业中,上海企业最多,有7家;其次是北京有6家,广东省有5家,江苏省和浙江省各4家,陕西省2家,福建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各1家。

从目前过会的31家科创板公司来看,这些招股企业不仅都有着精准的科创属性定位,从数据上看多数显得体量“小巧”。若不将中国通号(预计发行股数21.97亿股,拟募资105亿元)计入平均值计算中,其余30家科创企业,平均发行股数为3959.34万股,平均拟募集资金8.68亿元。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仅预计发行1327.71万股,拟募资仅3.03亿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预计首批科创板企业将在7月份上市,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的试行,将推动2019年下半年A股IPO市场的活跃。”

科创股打新盛宴开启

目前已经有14家科创板公司进入了招股阶段。除过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和天准 科技 3家公司已经招股完毕,还将有包括中国通号等11家科创公司开始招股。

据wind资讯统计:从资产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资产72.96亿元。其中,中国通号资产最大为796.79亿元,乐鑫 科技 资产最小为3.77亿元。2017年平均资产53.38亿元。其中,中国通号资产最大为612.45亿元,乐鑫 科技 资产最小为2.46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净利润4.1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净利润最大为34.09亿元,安集 科技 净利润最小为0.45亿元。2017年平均净利润3.2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净利润最大为32.22亿元,乐鑫 科技 净利润最小为0.29亿元。

从研发费用来看,14家科创公司2018年平均研发费用2.05亿元。其中,中国通号研发费用最大为13.8亿元,新光光电研发费用最小为0.12亿元。平均研发费用占比12.1%。其中,中微公司占比最高为24.65%,中国通号占比最小为3.45%。

打新盛宴开启,从已经招股完毕的三家公司来看,呈现“全体总参与”的热情。其中华兴源创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4010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75.63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5985345%。

7月2日,睿创微纳和天准 科技 也进行了招股,顶格申购分别为 10.5 万元和 13.5 万元。其中,睿创微纳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626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86.05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6025353%。天准 科技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1844.05万股,参与申购的户数达到285.92万户,网上中签率为0.05496516%。

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天准 科技 这三只科创公司的发行股本在4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平均中签率为0.05793%。而据统计,2019年以来,发行股本在4000万股~6000万股之间,沪深主板、中小创的新股共有29只,这29只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0.0385%。按照平均中签率计算,科创板前三股是沪深主板、中小创同等发行规模新股的1.5倍。

除此之外,7月3日有杭可 科技 继续申购。杭可 科技 ,股票代码688006,它是浙江杭州市一家以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发行股份41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79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7.5万元,申购上限为0.75万股,发行价格为27.43元,发行市盈率为38.43倍,拟募集资金为11.25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8日将有澜起 科技 招股,7月10日起,更有包括中国通号、光峰 科技 、容百 科技 等9家科创公司将纷至沓来。

其中7月8日招股的澜起 科技 是上海徐汇区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企业。发行股份11298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582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5.50万元,申购上限为1.5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7月10日将有9家科创企业招股。其中中国通号,可谓“体量最大”。是北京市丰台区一家以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技术的研究与 探索 的企业。发行股份180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2520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252万元,申购上限为25.20万股,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光峰 科技 ,是深圳市南山区一家激光显示核心器件企业。发行股份68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15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1.50万元,申购上限为1.15万股,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容百 科技 ,是浙江余姚市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发行股份45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85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8.50万元,申购上限为0.8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福光股份,是福建省福州市一家军用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份388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09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0.50万元,申购上限为1.05万股,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新光光电,是哈尔滨市一家服务国防 科技 工业先进武器系统研制等领域,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发行股份25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713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7.00万元,申购上限为0.70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中微公司,是上海一家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发行股份5349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101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10万元,申购上限为1万股,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乐鑫 科技 ,是上海一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行股份2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51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5万元,申购上限为0.50万股,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安集 科技 ,是上海一家关键半导体材料企业。发行股份1328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36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3.50万元,申购上限为0.35万股,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

铂力特,是陕西西安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份20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38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3.50万元,申购上限为0.35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

总体来看,科创板新股申购的火爆将延续,大幅超募现象或将成常态。

为什么深圳科创板企业多?  第1张

揭秘首批科创板上会企业 平均排队58天

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正式“开工”,首批上会企业深圳微芯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等3公司正式迎来大考。记者注意到,作为首批“赶考生”,由于企业规范性比较好等因素,科创板上市申请快速推进,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且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5%的标准。

截图来自上交所官网

三大领域拔头筹

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6月5日将审议微芯生物、安集微电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集 科技 ”)、苏州天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准 科技 ”)3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这意味着3家企业正式迎来科创板的上市大考。

而安集 科技 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安集 科技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天准 科技 属于专业设备制造企业,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

按照上市标准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均选择标准一,而天准 科技 选择标准三,目前天准 科技 也是唯一一家申报科创板企业中选择第三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保荐机构来看,微芯生物、安集 科技 、天准 科技 分别由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

企业规模均较小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规模较小成为共性。

数据显示,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084.96万元、31920.12万元以及50828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以及9447.33万元。

此外,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均保持增长态势。微芯生物2016年—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050.34万元、14768.9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663.92万元、23242.71万元、24784.87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6月4日申报科创板的117家公司中,中国通号、天合光能、传音控股在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均在百亿元以上,中国通号在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更是超过400亿元,暂列目前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榜首。天准 科技 2018年的营业收入在申报科创板的企业中位列第53名,安集 科技 、微芯生物两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则分别位列申报企业的96名、113名。

分析指出,规模越小,公司存在的问题一般越少,审核起来反而相对较快。不过,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推进速度快是因为公司的规范性比较好,包括持续经营能力、科创属性并不存在非常多的疑问。规模较小的企业,它的业务比较清晰,整个问询和回答的效率比较高。在之前交易所的审核中,这些企业的问题已经比较明确,因此科创板上市申请在快速推进。

天准 科技 排队时间最短

首批上会的3家企业,从排队时间上看,

4月2日,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5月27日该公司具体上会时间出炉,也就是说天准 科技 科创板上市申请从获得受理到获准上会共用了55天的时间。相比之下,微芯生物的时间稍长一点。微芯生物自3月27日拿到“准考证”到获准上会的时间间隔期为61天,安集 科技 则用了59天的时间。经前述数据计算,这3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58天。

除了审核效率高,交易所也严格把关。首批上会的微芯生物,经过3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的机会。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针对微芯生物提出41问,包括核心技术等问题。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实控人认定与控制权稳定、市场推广费等14个问题为第二轮问询的重点。到了第三轮问询环节,微芯生物的问题缩减至3个,上交所主要聚焦“实控人的认定”、“风险因素”以及“其他信披问题”。

天准 科技 也是在经过三轮问询后才获得上会资格。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给天准 科技 出了44道考题,包括发行人核心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等问题。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还设置一些“定制化”考题,对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对手、数据勾稽关系进行“刨根问底”式问询。而核心技术先进性问题在“三试”中仍被重点关注。

虽说安集 科技 仅获得两轮问询,不过问题的数量并不少,上交所对安集 科技 总共问询问题为60个。经计算,这三家企业被问询问题平均数量为60个。

研发占比均“达标”

科创板更加注重科创属性,研发投入等问题成为问询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单从研发指标来看,首批上会接受审核的3家企业均“达标”。

经统计计算,这3家企业研发占比最高的为微芯生物。数据显示,微芯生物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166万元、6852.75万元、8248.2万元,分别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0.52%、62.01%以及55.85%,微芯生物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2.03亿元。微芯生物的研发费用率也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公司目前有多项在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及临床早期阶段,导致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微芯生物在招股书中写道。

此外,天准 科技 在2016年—2018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6.22%、18.66%、15.66%,安集 科技 2016年—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88%、21.77%、21.64%。

冲击科创板的企业6月5日将迎来上市大考,能否获通过答案也将揭晓。根据安排,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1日审议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6月3日晚间,澜起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上会日期也正式敲定,定于6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从中诞生。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天准 科技 等三家公司进行采访,但未有人接听。

科创板是什么?为什么的很多的投资者像开通科创板?

科创板是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品博览会上由我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宣布设立的一个独立于主板市场之外的一个新兴板块,该板块是为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行改革及创新而设立的,有很多股市新政策都是在科创板试行,可以说科创板就是我们国家为了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板块。

科创板是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 ,并于当年的7月22日上市了首批科创企业,科创板在设立初期就确立了服务于我国科技强国战略,为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而做出自身的作用,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都是我国在近些年涌现出的最具科技创新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企业,科创板的设立成为了这些企业发展融资的极好渠道,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这些公司来享受科技创新所创造的红利。

个人投资者开通科创板需要满足拥有两年以上的交易经验、开通前20个交易日内日均资产需达到50万以上和证监会批准的其它条件这三个要求才能够到具有开通权限的证券交易所内开通,开通权限后就可以在股票市上买卖科创板内的股票了,并且对开通者的年龄也有要求,必须是未超过70周岁的投资者才可以申请开通。

股市的投资还是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个人投资者在进行科创板的投资前还是要务必理清楚科创板的交易规则,毕竟科创板和主板的规则还是有区别的,而且科创板上市公司由于大部分都是创新型公司,所以规模普遍不大,这也就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对自已中意的标的多做观察和了解,以避免投资出现的风险,毕竟在股市中收益与风险都是成正比的。

结语:以上就是顺时创客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为什么深圳科创板企业多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为什么深圳科创板企业多的相关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