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知识 > 正文

为什么和联想合作创业很难?

导语:今天顺时创客给各位分享关于为什么和联想合作创业很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为什么 创业这么难啊

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每年新创办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内倒闭,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笔者从25岁在近十年创业经历中,有很多成败得失体会。我常想,假如创业之初就能多学习一些前人创业成功之经验,我也许会有比今天更大的成就。我总结的一些创业经验,或许对更多的朋友们创业是一种较好的借鉴。 \x0d\x0a一、创业要有足够的资源。 \x0d\x0a很多人在初次创业的时候,都是资源十分欠缺的。资源不足,使企业创业成功的概率降低,但要有完全充分的资源也是不可能的。在资源具备上,一般来说,要符合两种条件:一是要有进入一个行业的起码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具备差异性资源。如果任何条件均不具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x0d\x0a创业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x0d\x0a业务资源:赚钱的模式是什么; \x0d\x0a客户资源:谁来购买; \x0d\x0a技术资源:凭什么赢取客户的信赖? \x0d\x0a经营管理资源:经营能力如何; \x0d\x0a财务资源:是否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x0d\x0a行业经验资源:对该行业资讯与常识的积累; \x0d\x0a行业准入条件:某些行业受到一些政策保护与限制,需要进入资格条件; \x0d\x0a人力资源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专业人才。 \x0d\x0a以上资源创业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备,但至少应具备其中一些重要条件,其他条件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获取。创业者如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其他资源欠缺也可以弥补;如果有足够的客户资源,其他资源的欠缺也容易改变。 \x0d\x0a创业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x0d\x0a二、 创业前要慎思 \x0d\x0a创业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除了要足够的资源准备外,心理准备最重要。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好好思考。 \x0d\x0a第一,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愿意承担风险吗?过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弃? \x0d\x0a第二,我是否具备创业者应有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还是有专项技术特长? \x0d\x0a第三,我创业成功的核心资源优势是什么?我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x0d\x0a第四,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度过创业期的消耗,估计通过多长时间走过创业瓶颈阶段,自己有多长时间的准备。 \x0d\x0a第五,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乐观的一方面,对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碰到现实状况与想象不一样,一下会造成信心动摇。 \x0d\x0a回答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不迟。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够,匆匆忙忙进行创业,最后失败得一塌糊涂,假如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不迟。 \x0d\x0a三 先有业务,再创业 \x0d\x0a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 \x0d\x0a很多人创业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希望赚多点钱,过上较好的生活。因此,在创业之初,是无所谓事业的,创业选择极具盲目性,为创业而创业,在刚开始创之前,进入什么行业,以什么为盈利模式,都是一片茫然。很多创业者,先将公司注册好了,再考虑业务范畴。 \x0d\x0a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间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x0d\x0a四、经营能力最重要 \x0d\x0a经营赚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非常出色的经营能力,自然会找到投资者,很多投资家天天都在找好项目投资。 \x0d\x0a很多年轻人在创业时,过多强调资金因素影响力,其实不然,创业条件中资金虽然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是创业者个人的经营能力,特别是业务能力。如果资金是根本因素,那好,我给你投资1000万,你经营什么,你有什么可以确保赚钱吗?我想,很多人恐怕都无法保证,也不知道投资干什么,所以资金因素不是惟一的。 \x0d\x0a经营赚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非常出色的经营能力,自然会找到投资者,很多投资家天天都在找好项目投资。 \x0d\x0a在创业初期,创业者个人的能力非常重要,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创业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创业者的个人能力中业务能力,开发客户能力,综合应变能力十分重要。创业者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业务经理,能够拿到订单什么都好办了。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是做业务出身。有了客户,有了订单,自然的事情都变得容易了。 \x0d\x0a笔者个人创业成功也是在近十年的专业积累基础上获得成功的,经营能力修炼到家,成功自然到来。 \x0d\x0a对于有志创业者而言,不断打造好自己的经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学做业务开始,是一个好办法,当能力有了,创业机会自然很多,特别是今天,进入靠能力赚钱的时代,经营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x0d\x0a五、 内部创业更容易 \x0d\x0a在创业者中,有几种成功的类型,自己从零开始独立创业成功者,有技术与他人合作成功者,在企业内部创业成功者。笔者认为第三种创业方式最容易成功。 \x0d\x0a一个创业者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计划与策略地进入一家成功公司,先取得老板的信任,再找准机会,建议老板从公司发展角度投资新项目,这样创业的机会就有了,作为项目的提出者,自然会被老板赋予重任。很多企业都会有发展新项目的需要,如果冒昧地找人投资,合作机会不会太多,关键是一个信任感的问题,萍水相逢,人家为什么要信任?国内企业管理控制乏力,企业用人时,对忠诚度的在意,甚至超过对能力的重视。 \x0d\x0a从企业内部创业,有很多有利条件:雄厚资本实力的支持、管理的指导、综合资源的共享、业务资源的利用、品牌形象借助等,如果创业公司的业务与母体公司的业务有延续性,或关联性,创业起来更容易成功。

为什么和联想合作创业很难?  第1张

为什么年轻人想创业会这么难

一开始创业的时候等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就创业的钱基本就是学费,会泡汤的,创业要有赔本的准备。如果用家里的钱创业更要小心。

年轻人首先还是对知识本身要有一些积累,比如想去从事哪个行业不妨先到那个行业打打工,千方百计打一两年工,找找感觉,然后再去筹集钱。不做学生也可以,最好自己拿钱做学费,自己有灵性,那是最好的。钱赔了但学到了东西,接着再来,这样的人不少。

年轻人创业会比较困难,朱立南的联想投资那里投的主要是做了十年八年以后的人,年轻人要创业,一般人是不敢给他投资的。有一次电视台采访一个清华的学生,这个学生说他念到四年级要去创业,有什么计划,最后说假定我完不成了,我再回去念书。他完不成他可以回去念书,但投资人的钱没了,投资人就不敢投资了。

柳传志:年轻人应具备三样东西,一个是学知识本身,一个是学管理方法,第三个悟性更高的人甚至考虑到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大致有一个方向。这里面有机遇,有一些准备,机遇容易被你抓住。念书的人除了知识以外,一定要特别注意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学真正的知识,我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也还是很注意把一本书由厚读到薄,由薄再读到厚,这个话说起来简单,真正能做到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我们经常讲退出画外看画,站在远处看这个画有什么意义,扎进去本身把书读厚,经常看着知识要退到画面外看的孩子是比较行的。

联想为什么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尖端技术?

我觉得这种的可能是由于公司内部的一些事情导致的,因为很多时候公司都是会有自己的这种的制度的,制度肯定是会影响整个这种的公司发展的,所以才会很难的。下面其实关于技术的补充。

基本信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但是也需在实际中多多练习才能掌握。

引证解释

技艺;法术。

《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忽有一道人,亦美风表,多技术…… 张若水 介之来谒。”

清侯方域《再与贾三兄书》:“盖足下之性好新异,喜技术,作之不必果成,成之不必果用,然凡可以尝试为之者,莫不为之。”Technology;Art;Skill;Technique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 张学海 是沪江纱厂保全部的青年工人,思想进步,对机器特别有兴趣,有空就钻研技术。”

李准《李双双小传》六:“两个人见面, 双双 总要说他们猪场的新鲜事。比如一个猪下了十个猪娃呀,人工授精的新技术呀。”

指文学艺术的创作技巧。

胡适《读》:“《卜居》、《渔父》为有主名的著作,见解与技术都可代表一个《楚辞》进步已高的时期。”《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张天翼 《速写三篇·“新生”》:“只要画得人家看得懂就行,即使技术很幼稚也不要紧。”

40岁创业到底难不难?联想企业来告诉你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的联想由11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

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一样成功。”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创业者,不惑之年创业并不难。

柳传志40岁才走上创业之路。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机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本以为是一个铁饭碗的工作。

但柳传志却不怎么想,他说 :“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仪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被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1984年,中关村街上突然兴起了办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三十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力度是很大的。

面对于此,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让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从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联想集团的第一步。

在当时柳传志的名字就像黑夜中的一颗星星一样渺小得让人容易忘记。但是星星始终是发光的。14年后的今天,柳传志成了大事,联想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2003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位列第四,品牌价值达到268.05亿人民币;2003年1月,在《亚洲货币》第十一届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联想获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佳财务管理等全部评选的第一名。

2014中国民企500强排第二。2014年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4年度(第十一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柳传志说:“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柳传志之所以能执掌联想帅印14年,和他立意高远、总能为联想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有着直接的联系。

他明白,公司发展进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立意高,才能牢牢记住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松懈,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如果立意不高,就必须不停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那么,稍有成功就会轻易满足;第三,立意高了,自然会明白最终目的是什么,不会急功近利,不在乎个人眼前的得失。

柳传志和柳传志的追随者们始终认为,联想的远大事业尚未完成,所以,柳传志的领导行为也不会结束。未来是个未知数,但就像柳传志所说的:创业过程艰苦,困难不计其数,执著追求,甘于奉献,便可以创业成功。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经验和教训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经验和教训

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70~1983年,任职于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创立联想集团前身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1997年,北京联想整合香港联想,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2000 年,联想集团分拆出神州数码;2001年,神州数码上市,先后设立联想投资和融科智地;2003年,设立弘毅投资;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 业务,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2009年,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2011年,卸任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以下是柳传志分享联想的创业经验与教训。

企业上市不代表创业成功

今天在座的主要是创业者,特别是海归创业者。如果让我只讲一句话,我想讲的是:大家要创业的话,是不是真想清楚了。因为创业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不但道路崎岖,还要符合好几个条件,最后才能走到成功。

当然,创业也不是一条不归路,即使失败了也就是受到资金损失,人本身还是会受到历练的,可以退回去做公务员或者到企业里继续打工,然后再卷土重来。对于今天在座的海归创业者们,一开始就更要想清楚走什么路,因为你们要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能比较困难。

创业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你的企业上市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每个人在创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创业者要想成功应该具备的一些必要条件,但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能够通过后天锻炼出来的,我没有弄清楚。

要经受住困难与诱惑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千真万确的。联想成长的时候,可能比大家面临的困难更多,主要是环境困难。

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我们被骗过多次。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当时我甚至有拿板砖拍他的心,在他们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后这笔钱追了回来。

当时海淀区的一些领导对创办高科技企业既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推出了第一代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物价部门找上来认为超利润要罚款,我带着一个女同事周日等在他家门口。我当时已经40岁了,在科学院里是有一定地位的技术人员,遇到这些困难就要很快进行心理调整。

再举一个例子,联想当初走的是“贸工技”这条路,我们最高的理想就是做自己品牌的电脑,以为条件具备时就可以向计划部门去申请批文,但根本拿不到申请单。后来我们和香港的一家小公司合作,办起了香港联想,用做代理业务挣的钱开了一个小作坊,生产电脑主机板并到外国去参加展览。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去参观展览会时发现竟然有个摊位是大陆人开的,后来找到我们给了批文。大家可以想象,这跟今天的条件有多么大的不同。

后来香港房地产涨价,我们把工厂搬到了深圳,当时的海关人员给了我们很不公正的待遇,凡是联想送货的车一到,海关人就出来查查,查完了以后重新排队,后来就下决心迁到了惠州。当时的困难和诸位今天创业完全不同,但要不是憋着一股我非做成不可的劲儿,早就坚持不住了。但我们就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动摇过,就想尽办法过这个关。

另外也要经受住诱惑,比如当时我们组装电脑要进口元器件,进口就需要有批文,我们发现倒卖批文赚钱比做电脑容易多了,很多人第一桶金都是这么来的。但我们能够不受诱惑,千万想清楚,要把路走好,不要在改革中做牺牲品。

企业家要能“写菜谱”

作为企业家,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有句话,改造环境、改造别人难上难,改造自己最容易,我觉得说得挺对。有些人的性格特点就是不能改造自己,那可能真的不适合做企业。企业家是串起一条珍珠项链的那根线,每个人才都是一颗颗珍珠,能不能把他们串起来,这考验的其实是学习能力。

我想强调的学习能力,更多的是:从书本里或者外面的事情学习了以后,再结合自己要做的事情,反复去考虑,去复盘。联想很喜欢说“复盘”,其实我根本不会下围棋。每次完成一件事,把你当时怎么做的重新想一遍,把边界条件想清楚,通常你做成功的事情,并不是由于你的成功而成功,而是某种边界条件的作用,换了边界条件以后你这事就未必能成功。你不想清楚,这个事就做不了,经常思考、反省的人进步就会很快。而在思考时,要着重想自己身上的问题,不要太多考虑别人该怎么样。在打仗中,就要不断地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出一套方法,而不是按照已有的菜谱去做菜,要找出规律,写出菜谱来。

我们所处的PC行业,成本高低非常重要,原因是元器件部分占了成本的80%以上,而技术发展太快,当新的存储器芯片一出现,老产品随时就可能降价。我们后来就研究了一套土办法,一种小步快跑的办法,怎么去订货等等,这招非常灵,在那一年之内,我们用六次降价的方式,一次次打击了竞争对手,包括几个外资的大公司也没辙。那年有些IT相关的媒体就报道说“联想要跳楼了”等等,实际上我们利润大增,市场份额大增,就是因为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研究透了这个问题。

技术问题也要研究,我们刚开始时没什么钱投入做基础研发,就从电视行业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那时中国电网的电压还不太稳定,如果电视厂商用好一点的元器件,设计得也好一点,电视机性能就会提高很多。所以我们就发展所谓的产品技术,就是把技术跟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毛利率。 1998~1999年时,互联网开始普及,但普通消费者上网还很麻烦,要自己装Modem,自己装软件,还要到电信机关登记才能上网,我们就推出了一款电脑,“一键上网”,仅凭这一项我们提高了9%市场份额。像这样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

结语:以上就是顺时创客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为什么和联想合作创业很难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